第17章 四号坑人
两个人并没有走在一起,而是各走各的。
那个女孩也看到了于斯,虽然于斯戴着太阳镜,但她似乎认出了他,接着,她很可能对易小封使了个小动作,易小封的眼睛立即四下转动,然后也朝着于斯看过来。接着,女孩朝相反方向走了,易小封跟着她走了。
于斯呆呆地看着他们的背影,脑袋彻底混乱了。
此时,于斯已经确定,从宝鸡到咸阳的那条公路上,就是这个女孩驾驶三轮车。易小封为什么否认?
在小巴上,他俩装成陌路人,到了咸阳,一个下了车,一个继续朝前走。而眼下,到了兵马俑风景区,他俩再次汇合到了一起……毫无疑问,这两个人藏着太深的秘密。
于斯一下就丧失了信心,他一路乔装,一路换车,一路审慎,一路观望……自以为天衣无缝,其实一切都在对方的监视中!
直觉真是伟大的东西。于斯第一次和易小封面对面的时候,他就觉得此人不寻常,果然。
那两个人走在人群中,始终没回头。
于斯紧紧盯住了那个女孩的手,她拎着一个网兜,里面装着微型兵马俑纪念品,由此可以判断,她绝不是本地人。那么,满嘴陕西话的易小封到底是哪里人呢?
回想易小封在小巴上的表现,于斯倒吸了一口冷气,他怎么看都不像个警察!
于斯一直愣在原地,那两个人已经不见了,他回过神来,赶紧转身朝着人多的地方走过去。
路边站着一个面容憨厚的小伙子,他穿着制服,胸前挂着“兵马俑风景区”工作证,上面有他的名字,叫巩什么,后面那个字于斯不认识。这个巩x一手举着小旗一手举着喇叭,正在喊:“去兵马俑四号坑的游客在这边上车了!克里马擦!”
于斯不清楚“克里马擦”是什么意思,但是他听懂了,这个巩x在引导游客上车前往兵马俑。旁边果然停着一辆小巴,挂着条幅,上面写着“兵马俑四号坑”字样。条幅随时可以摘下来,这是不可靠的,不过,于斯还是一步跨了上去。眼下,他只想躲开那对诡秘的男女。
果然,接下来他就遭遇了离奇的骗局,记叙在此,就当是兵马俑攻略吧——
有个光头男凑过来问巩x:“这是去哪儿的车?”
巩x似乎天天都回答同样的问题,已经有些不耐烦,但他尽量耐着性子回答道:“参观兵马俑的摆渡车啊!”
光头男指了指远处的博物馆:“去那里吗?”
巩x有些哭笑不得:“你要看文物还是看兵马俑?”
光头男理直气壮地说:“我当然想看兵马俑!”
巩x指着远处的博物馆说:“那是博物馆,里面都是文物!你想看文物的话,稍微等一会儿,博物馆的摆渡车一会儿就过来。”
光头男嘀咕了一句:“我不看文物……”
巩x说:“不看文物就上兵马俑的车!啰嗦。”
一个女孩也凑过来,她操着东北口音问:“不是只有三个坑吗?”
巩x说:“你来兵马俑之前得是没补过课?四号坑是最新挖掘的!现在谁还去看一二三号坑!”
“得是”是陕西话,发音dei(三声)si(四声),是不是的意思。
插段话,都说日本人是秦朝被派出去寻找长生不老药的童男童女后代,很多陕西方言确实跟日语是一样的,比如这个“得是”,我专门打电话问过一个在日本的读者妖妖,她告诉我,日语“是不是”如果放在句子最后,发音是“得是卡”,不过有时候也会把“卡”字省略掉,就如同我们问“有事儿吗”?也可以简化成“有事儿”?
光头男和东北女孩终于被说动了,先后上了车,其他游客先是在旁边观察,接着他们也陆续上了车。
车终于开动了,于斯回头看了一眼,没看到易小封和那个女孩。
小巴慢慢朝前行驶,一路上,巩x还在不断招呼游客。
于斯坐在最后一排,终于不再想那个易小封和那个女孩了。他开始回想书上的内容。大概是2014年吧,考古工作者在冢王村西南发现了一处古墓葬群,那里离秦陵5公里左右,面积大概36万平方米,墓葬形制为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墓道洞室墓,都是一棺结构,都是单人屈肢葬。
这些墓葬的级别不高,但是在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“丽”字,专家猜测这些陪葬者都是兵马俑的制作人员。当时,秦王朝在秦陵附近设置了一座特殊的城,叫丽邑,它不是行政意义上的城,属于陵邑性质,就是专门为秦陵服务的,当时聚集了大量建造陵墓所需的匠人和劳工。如果说秦陵是个巨大的影视项目,丽邑就像横店。
丽邑首次开创了在帝王陵附近设立陵邑的制度。如今,它的遗址就位于秦陵外城北面3公里的刘家寨村一带。
于斯怀疑,如果把秦始皇陵周边掘地三尺,会发现地下都是陪葬的尸骨,数都数不清。
秦始皇陵究竟有多大?
不要以为双重万米城墙就是秦陵的全部了。有篇文章上的说法很悬,但是令人不得不信——
秦陵坐西朝东,地宫四周有斜坡通道,其他方向都是一条,惟独东门有五条,证明那是主门。从陵园外城东门延伸出去的东门大道,相当于后世的“神道”。在秦始皇陵东面4公里的石张村附近,至今残存着一座7米高的秦阀,那应该是进入秦始皇陵“神道”的标志。以东门大道为轴心,秦始皇陵两侧,已经发现了大量陪葬墓和殉葬坑。
有人猜测,秦始皇陵的尽头直到黄海之滨。
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,曾多次大规模出巡,秦皇岛就是因为秦始皇曾经驻跸于此而得名。秦始皇三次直抵今天连云港的海州街道,在海上竖起了帝国东大门,那座“秦东门”的位置,恰好对准了咸阳和秦始皇陵的“神道”,三点位于同一纬度。
这个事实令人震惊。
为什么地下的兵马俑全部面朝东方?秦始皇一生都对东方的蓬莱仙境极度向往,把2000里之外海滨的“秦东门”视为秦始皇陵的组成部分也不是不可能的。
可是,在秦朝的时候,还没有现代的测量仪器和技术条件,他们是怎么测出这条纬度的?这也许是秦始皇陵留给人类的一个永恒不解之谜了。
终于车速加快了,大概十几分钟之后,小巴停在了一个很偏僻的地方,于斯朝外看去,出现了一个蓝色塑料大棚,立着一块铁皮牌子,写着红色油漆字“兵马俑四号坑”字样,很简陋,这时候他已经确定这真是一个“坑”了,不过他无所谓。
大棚门口有一张桌子,一个女孩在售票。旁边还有三个保安模样的人,他们的保安服甚至都不怎么统一。那个巩x带着大家下了车,来到那个女孩跟前购票,每张票50元。20多个游客,1000元到手。小巴开走了,摆渡车嘛,又去接新一批游客了。
巩x留下了,他说:“这是正规门票,可以报销的。你们要是遇到了黑导游,那票价可就翻倍了。不过,现在抓得紧,基本没有了。”
这心理素质,杠杠的。
接着,巩x带着大家走进了大棚,七拐八绕,果然看到了一个土坑,只有两间教室那么大,下面站着三十几个兵马俑,四周立着各种“禁止入内”的警告牌,很是严肃。于斯看过资料,兵马俑一号、二号、三号坑总共有各种陶俑8000多尊。这些农民造假的成本也太低了。
明知是假的,但于斯却做出了一副认真参观的样子。他发现,这些假兵马俑漆色斑驳,很像真的,只是它们的长相和表情没有任何差别。
巩x一脸公事公办,像模像样地举起喇叭开始讲解了:“各位游客注意听了啊——1974年,临潼县骊山镇一个姓杨的农民,在秦始皇陵东面1.5公里的地方打井,发现了几个陶俑,经过专家勘探,兵马俑重见天日。现在,我们正在参观的是最新发掘的第四号坑,它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建筑,中间是土隔墙,坑底是青砖……”
讲解太专业了,大家满脸肃穆。
那个光头男走在参观队伍的最后,他试探地越过围栏,想去摸摸一个陶俑的脑袋,被巩x发现了,他立即举着喇叭大声说:“后面那位游客!”
所有人都回过头去。
光头男立即缩回手,讪讪地跟上来。
巩x大声说:“我警告大家,这些兵马俑可不是你家娃娃的脑袋想摸就摸,它们可是我们的老祖宗,全人类的文化遗产!随便拿出一尊,就能买下一座城,弄坏了你赔得起么?”
大家更不敢说话了。
本来有人用手扶着围栏,本能地缩了回来。
又朝前走了一会儿,巩x继续讲解道:“兵马俑分为步兵、骑兵和车兵,还有军吏和将军,装备各不相同。另外,它们的身材、脸型、五官、表情和年龄也都不一样,各位游客,现在请你们仔细看,对,睁大眼睛仔细看——它们是不是全都不一样?”
大家探头打量坑内那些千人一面的兵马俑,有人低声感慨道:“真的全都不一样哎……”
巩x说:“这正是兵马俑的神奇之处!”
东北女孩背对“兵马俑”自拍了好多张照片,然后低头捣鼓起手机来,肯定在发朋友圈,很可能在感慨:我正置身兵马俑!哇,真是太壮观了!
很快就转完了一圈。
走出大棚,巩x带着大家来到“售票处”旁边停下来,说:“现在参观正式结束,每个人都说说观后感吧。”
竟然还有这么一个节目!
接着,巩x瞄住了于斯:“那位游客一直很安静,你先说说。”
于斯指了指自己的嘴巴,摇了摇头。
巩x点点头,似乎懂了,然后又看了看光头男:“你来!”
光头男愣了愣,赶紧调整了一下表情,像小学生回答问题一样说起来:“嗯……今天我来到了举世闻名的兵马俑,很激动,很开心。通过参观,我了解了秦代的历史,也长了很多的知识,古代人民真是太伟大了,让我叹为观止……总之,这一天过得好有意义啊。”
接下来,每个人都或长或短地说了几句。
巩x并不在意,他又问大家:“这次珍贵的经历值得回忆吗?”
众人齐声答道:“值得!”
巩x说:“非常好!风景区给大家准备了非常独特的纪念品,每人带一份,只能带一份啊。回家之后,给亲朋好友看看,证明你真正来过兵马俑!”
卖票的女孩已经打开了几个纸箱子,里面摆满了微型兵马俑泥塑,每个网兜里大概装10只,每只大概半尺高。
巩x说:“每袋20元,可以手机支付。”
大家明白了,小伙子这是在诱导他们掏钱包,但是你已经承认这是一次“珍贵的经历”了,而且你还表示“值得回忆”,你不带一袋纪念品,那不是口是心非吗?
于是,大家陆续走过去,拿了属于自己的一袋泥塑。
巩x盯住了于斯。
于斯也拿起了一袋,付了钱。就算在逃,他依然不老实,他凑到巩x的耳边小声问:“里面那种大的,200一个,卖不?”
巩x竟然没有辩解,也没有发怒,他甚至不问于斯是怎么识破的,只是坏坏地笑了一下,低声说:“成本都不止200!”
接下来他偷偷把50块钱塞到了于斯手上:“我还做了个骑摩托车的兵马俑哩,要的话,5000卖给你,绝对另类。”
于斯把钱还给了他,说:“买个信息,去秦始皇陵走哪条道?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