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四十二章 太吓人了

“怎么了,不好说嘛。”

徐陈注意到了张凌的神色,以为他是不好说,于是他也准备不问了。

张凌想了想,决定还是按照刘彻的安排来吧。

不然的话,谁知道这个喜欢噶人的汉武帝又整什么妖蛾子。

“表舅,其实也没什么不好说的,就是我献给陛下一些水稻罢了。”

张凌淡淡的说了一句。

“水稻,这有什么稀奇的。”

徐陈听到张凌的话,也好奇了起来。

到底什么水稻,能够让刘彻如此的着迷。

“这些水稻只有一个特点,那就是每亩可产水稻十六斗。”

张凌说出了这个数字。

“什么,你再说一遍。”

徐陈猛的站了起来,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张凌。

“这些水稻只有一个特点,那就是每亩可产水稻十六斗。”

张凌又说了一遍。

“难怪难怪。”

“这样陛下的行动就解释得通了。”

徐陈激动的在房子里来回踱步。

然后,他猛的转头,看向张凌:“张凌,你也知道,你舅舅我家大业大,可是养的人也多,平日里那叫一个入不敷出啊。”

“你这个水稻,能不能,能不能。。。”

徐陈还是要点脸的,问自己外甥要东西的话说不出口,只有疯狂的暗示。

“这个,舅舅,我老实和你说,这东西一出世就被太子给收起来了。”

“我本来还想做一碗白米饭吃的,都没有吃成。”

“你要的东西,我这里实在没有。”

张凌老老实实说。

这也是实话,那天张凌本来想收割了之后就加工成大米,然后做蛋炒饭吃,连鸡蛋都准备好了。

可是还没吃呢,就被刘据把稻米连锅端了。

“这也太可惜了。”

徐陈一脸遗憾。

“其实表舅,依着我对陛下的了解,恐怕陛下不会对这批稻谷管的太严,留下一部分,还有一部分估计会从各种渠道放出去。”

“你如果有宫中关系的话,应该可以弄到一些。”

张凌忍不住透露了一点消息给徐陈。

“真的。”徐陈惊喜地看着张凌。

“应该是真的,不过这个消息陛下并没有刻意封锁,你通过我知道了这个消息,恐怕这个消息也会被其他人知道。”

“估摸着这个时候,应该有人已经动手了。”

“虽然稻种不少,但是架不住人更多啊。”

张凌看了看天色,提醒徐陈。

“那我就不待了,马上走。”

徐陈也顾不上客套了,直接站起身,带着仆人走了。

没办法,这稻种一旦被人分完了,那他家就要少种一季稻子。

这一季稻子,要少收多少粮食啊。

更何况,人家稻子收下来还要扩大种植规模,留作稻种,也没有那么多给自己。

看着远去的徐陈,张凌得意的嘴角挂着微笑。

没错,这件事就是他故意的,把刘据引到水稻田那边去,然后趁此机会把稻种给刘彻。

因为他认为,盛世就应该有盛世的样子。

而这个时代,虽然武功上面达到了盛世的标准,可是文治上面,却是一点也不合格。

希望自己可以为这个盛世增添一份文治吧。

最少,让大汉的冬天少几个人是可以办到的。

时间又过去了两个月,到了快过年的时候,天气已经越来越寒冷了。

农忙的时间又过去了,张凌在自己的家里吃着火锅,旁边自然是刘据和公孙敬声这两个蹭饭二人组。

“对了,今天安阳怎么没来?”

刘据夹起一块猪肉,犹豫了半天,最终还是把他放到了火锅里,然后捞出来,放到了嘴里。

也不怪他这么犹豫,在汉代,猪肉是贱民吃的东西。

刘据前几十年都没有吃过,如果不是看张凌和公孙敬声吃的那么欢快,他连看都不想看一眼。

“好吃,好吃。”

刘据被肉的热度烫的合不拢嘴,但是仍然坚持着把细滑的猪肉吃到了自己肚子里。

而另一边的公孙敬声也好不到哪里去,吃的那叫一个狼狈。

“你们两个一个是太子,一个是做过太仆的,能不能注意点形象。”

张凌看着两人的吃相,忍不住吐槽。

相比他们两人,张凌就文雅多了,慢悠悠的拿起一片猪肉,放到锅中,等个几秒拿出来。

蘸着酱料,放到了嘴里。

“谁让这东西太好吃了,叔,要不我们明天再吃一回。”

公孙敬声边吃边说。

“没了,暂时没法吃。”

张凌摇了摇头。

这玩意现在全靠运气抽,为了今天这一顿,已经把存货全部用完了。

剩下的,也只有等下次抽到了。

至于说现场做,张凌也想啊,可是辣椒这玩意还在美洲呢,他到哪弄去。

正当三人吃饭的时候,一座肉山,不对,是雍竺走了进来。

“雍竺,你从西域回来了。”

张凌看着雍竺,惊喜的站起身。

雍竺前段时间为了探明西域商路,亲自跑了西域一趟。

直到现在,已经好几个月了。

没想到今天居然已经回来了。

“雍竺,来吃饭。”

张凌示意张忠拿来筷子。

雍竺也不客气,直接拿起筷子就要开吃。

“这东西是怎么做的这么好吃。”

雍竺不愧是雍家的人,吃饭那叫一个快,没多长时间,就把一桌子肉给吃干净了,看的刘据和公孙敬声直摇头。

这么能吃,难怪这么胖。

“快说说,收获怎么样?”

张凌等雍竺吃了一些之后,迫不及待的问雍竺。

“很大,不是一般的大,这条商路油水实在是太大了。”

“难怪西域诸国被匈奴人这么吸血,还那么富。”

雍竺不禁感慨了一句。

“具体点,有多大。”

刘据也好奇的问。

对于这条商路,刘彻了解,张凌了解,可是刘据却是没有这方面的认识。

所以不知道怎么说了。

“这样说吧,我这次去带了一车丝绸,成本大约五十金左右。”

“然后尝试着运到楼兰,你们知道这车丝绸到了楼兰之后卖了多少钱嘛。”

“整整五百金,而且那些人生怕我不卖给他一样,疯了似的抢。”

“我听他们说,只要他们把这批丝绸带到大宛,那就是十倍之利,如果在往远一点,带到大月氏,那就是五十倍之利。”

“五十倍,这可是五十倍啊。”

说到这里的时候,雍竺咽了咽口水。

没办法,这利润太吓人了。